老网站

【天涯文化】从文化的边界地看海南岛海洋文化的双重性

发布时间:2014-11-28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2024澳门彩开奖结果查询

1.jpg
 

从文化的边界地看海南岛海洋文化的双重性
 

唐蔚明

 
        [摘要]  本文从海南岛所占据的独特地理位置出发,以全球化视角下的文化理论为依托,阐述海南岛所具备的独特的海洋文化的双重性。海南岛地处海陆两地之间,为中国大陆的南方海上门户,是一个东西方、土著与客家文化相汇合交融的边界地。其海洋文化一方面体现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提出的“第三空间”文化杂糅的概念,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著名文化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有关世界流散文化之两个“轴向”的理念。海南岛海洋文化的双重性,表现在它既拥有“乐水”智者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杂糅性,又拥有“乐山”仁者的文化延续性和本土性。
        [关键词] 边界地;第三空间;文化杂糅;本土性
 
 
        一、引言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 
        多年前在德国特里尔大学举行的一个题为“东西方对话”的国际研讨会上,曾有人借用孔子的这句话来说明东西方人的不同。西方人好比一个聪智者,好动,乐于周游和发掘世界,性情故而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相比之下,东方人好比一个仁厚者,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难移。虽然这种比喻不免有泛化之嫌,如郑和下西洋,先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八十余年。但世界近代史上西方的海上强盛和全球化殖民主义的扩张,似乎可以从一个方面来比喻东西方性情的不同,或者说“乐水”与“乐山”者文化上的不同。那么,如何从与水休戚相关的海洋文化和“乐山”的大陆文化之间的不同,来探视海南岛独特的海洋文化呢?
        闻名四方的三亚风景区的“天涯海角”,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海南独特的“边界地”的地理位置。海南面朝南海,与南洋诸国遥遥相望,堪称中国的南方门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享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北面与中国大陆隔琼州海峡相望,是广东和广西沿海港口通往太平洋、印度洋海上航线的必经之道。同时也是国家的防御前哨,是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早在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便有客家人移居海南岛。自宋代起,来自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大陆人,渡海到海南落户的更是络绎不绝,形成了岛上的一支客家大军。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把海南岛琼州列为“十口通商”之一。19世纪末基督教大范围地途径�港澳再度传入海南,更使海南岛成为一个海陆、东西方、土著与客家文化相交汇的边界地。如今,在海南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20余年之后,国务院提出要把海南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使其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这无疑为海南岛的建设掀起了又一股开发的热潮,吸引着海内外投资者和知识分子纷纷迁移落户海南。同时海南还吸引着五湖四海的观光度假者。总之,海南这个文化交汇的边界地,正以迅猛的速度加快其与世界接轨的全球化步伐。
        本文正是从海南岛所占据的独特地理位置出发,以全球化视角下的文化理论为依托,来阐述海南岛所具备的独特的海洋文化的双重性。海南岛地处海陆两地之间,为中国大陆的南方海上门户,是一个东西方、土著与客家文化相汇和交融的边界地,其海洋文化一方面体现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提出的“第三空间”文化杂糅的概念,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著名文化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有关世界流散文化之两个“轴向”或“载体”的理念。 也就是说,海南岛海洋文化的双重性表现在它既拥有“乐水”智者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杂糅性,又拥有“乐山”仁者的文化延续性和本土性。


推荐阅读